这堂读书会通过「拍卖人生」的活动方式,深刻讨论享受人生, 珍惜人生的真实意义与内涵。

方法:拍卖人生游戏 - 组员们必须从一组理想人生的元素中,选择两项自己想要的生涯规划。

以下是组员们所选择的生涯规划:
三五个知心的好朋友 - 可以聊些开心不开心的事;朋友贵精不贵多,能够相知相惜的朋友知己需要珍惜。

直言不畏的勇敢, 与百折不挠的真诚 - 想完成一件事情就该创造因缘; 真诚的面对自己, 面对别人 - 挑战性的人生

美丽与智慧 – 人通常会越活越有经验, 但拥有智慧确实不简单。

一门精湛的技艺 – 通常需要理解自己的才能、天份和兴趣为基础, 再以努力灌溉精进学习。

身体健康 -没有健康的身体, 要完成事项就比较困难。

一份价值五千万的资金, 每年有纯二十五巴仙的回酬 - 与其获得从天而降的巨富, 不如努力经营, 每年获取一定的成果, 进取的人生。

和老伴携手看日落 –浪漫的人生,岁月相知相惜的心灵沟通。

总结:任何一个元素并没有善与恶的分别, 因个人因缘的不同而有所取舍, 当珍惜, 善用, 及享受当下的人生.

若有能力, 有时能宠宠自己也不错, 但人还是需要承担责任与奉献, 该珍惜和享受每时每刻,活在当下。

当人生拥有所想要的东西时, 应积极去发挥它的功能与效应!

享受每个过程, 一个过程, 有很多当下, 而体验本身, 就是当下, 就是珍惜与享受人生.

做事只问耕耘, 不问回报. 善用自己的时间, 专心和清楚的做每件事, 也是珍惜和享受人生. 往往在工作上, 并不如己意. 但若有赶而不急的心态, 比较少出差错.

藉由经行, 我们可以锻炼清楚的心. 炼心, 需要完成工作时就全力以赴, 休息时休息, 思考时思考, 放松时放松。
另外,广结善缘也很重要. 抱着是非要温柔的心态, 处理面对任何事较能和气顺心。

祝愿大家享受人生, 珍惜当下的人生。

~感恩组员~

Readingg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个小和尚因事有所争议, 便要主持师父裁夺是非. 第一个小和尚向师父解说完了, 主持师父便说:“你说得对!”

第二个小和尚向师父解说完了, 他也说:“你说得对!”

最后, 第三个小和尚向师父解说完了, 他同样的回答:“你说得也对!”

三个小和尚离开之后, 随侍在旁的小和尚很疑惑地问他: “师父, 三个人都对! 你是否太没原则了! ”

主持师父回答他: “你说得也很对!”

Readingg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过身体活动, 语言, 和思想三业, 我们尝试发掘生命的正面价值。负面的生命价值偏重物质需求, 一旦这部分的欲望较强, 精神层次就不容易提升。正面的生命价值则发挥了社会的伦理道德, 人际相处的互动和尊重, 理性与思想。

但对与错, 正与负并没有一定的界限标准。这些标准设定, 往往取决于社会的集体思考模式,文化的背景与伦理道德的规范。当我们能够以尊重包容的心态去利益众生,帮助有需要的人就是落实佛法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做好, 尽量不为他人带来烦恼, 和喜自在。

时时反省自己, 透过禅修, 拜佛礼忏, 早晚课各种活动, 妄念逐渐被转化。改变我们的内心, 才能够真正发现生命的价值。

Readingg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组员菩萨的整理~~

愿望 - 梦想与愿景
愿力 - 愿望的力量, 愿力能改变业力
欲望 -不需要的要求

1. 为什么人需要有个愿望?
有目标的人生让人活得有方向感, 有其价值与意义 。即使遇到生命的困顿, 也有持续的动力。

2. 有很多时候, 事并不如人愿, 许愿有必要吗?

相信每个人从小到大都知道自己的使命(愿望)是什么: 自己应该做什么, 能做什么. 只是, 我们被世间的烦恼给阻碍着,跟着世间上的事与物,随波逐流,无法自拔,失去本性, 所以失去自信,无法相信自己拥有潜在能力能化解许多的问题.
小时许的志愿就像现在自己所许的愿望. 就像小时许个想要当一个科学家或警察或医生的志愿, 它会慢慢地被实现. 虽然很不经意, 但它却在你不察觉的时候实现了. 因为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朝着愿望走.(不知是自己的性格使然吗?)它或许不是你所想象的形式呈现在眼前, 但它的性质不离志愿的本来面目.例如:有的人小时立志想当老师,但长大了却未必就像小时想象的那样站在教室面对一群学生讲解. 俗语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 无意间我们是别人的老师兼学生.

Readingg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组员菩萨的协调和整理~~

梁弘志的作品「我愿」 - 一切由心造

爱心树
讲述一棵大树对小孩的付出, 如父母对儿女无私的付出;但可以理解为菩萨对众生同体大慈,无缘大悲的精神,通过智慧面对生活上的问题。

目的, 意义, 价值的定义
目的 - 做事的方向感
意义 - 做事的逻辑和理由
价值 -做事所获得的重要感

多数人都跟随他人的脚步走, 追求不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人, 在人生途中应有所主宰,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生命有其原因, 佛教的观点认为, 人生的目的是来受报还债(愿)。 但, 究竟是还债还是还愿?
组员认为那取决于个人的思维和观点, 还有看事情的态度。另外, 很多现象看起来很不公平, 人需用因缘观来看待事情, 因为一切乃因缘合和而成。

价值
负责和奉献有何分别?
负责是对人与事愿意承担,具有特地的对象与范畴。
奉献则是在能力范围之内, 无条件和无对象的付出。

人当如菩萨发愿, 愿可大可小, 即使这一生做不好也没关系, 因为还有来生可以努力。况且, 愿力可以改变转化业力, 对于此生的不公平,若能以奉献感恩的心态面对,则能心平气和。这样的人生, 就是有价值, 有意义, 而且充满希望的。

秉持着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我们尽心尽力学习圣严师父的大悲愿力为佛教尽形寿、献生命,弘法利益众生。一生为正信的佛教奉献, 犹如在老鼓手影片中所展示的无私精神;承先启后积极敲响法鼓,让法鼓的撼动鼓声响彻心灵的深处。

Readingg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法鼓山青年会从「心」‧遇见自己...


佛法不是深山古刹里的青灯黄卷,

佛法也可以拿来跟你一起休闲、融入生活。

在卓越与超越之间,激荡成功的思维与态度

在灵活与安定之中,展现动静皆宜的自由

法鼓山对内、对外都是一个教育团体。它不仅是一座寺院,更是一座学府、一个提升人品的修行中心,也是世界性的佛教修学中心。不仅属于台湾也属于全世界;不仅是现在需要,我们相信长远的未来也都会需要法鼓山。

多年来,法鼓山推动「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为了落实这项理念,法鼓山更以「推动全面教育」为一大使命,展开三大教育, 「大学院、大普化、大关怀」,在社会推动各种教化人心的活动,企盼过各种教育管道,将佛法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



【法鼓山青年会简介】

我们的想法
圣严师父时常说:「佛法这么好,为什么知道的人么少?」我们得到佛法的利益,忍不住欢喜赞叹,也忍不住想让更多年轻朋友及早认识佛法;所以,我们成立了法鼓山大专青年会,简称法青会。

法青会是隶属于法鼓山体系的青年组织,以落实法鼓山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为宗旨。我们要让青年朋友知道:佛法不是深山古刹里的青灯黄卷,佛法也可以拿来跟你一起休闲、融入生活。

如果透过青年朋友有兴趣的活动媒介,把佛法活泼、简易、丰富、深刻的内涵,介绍给青年朋友,导引青年朋友及早接触佛法,让新时代的青年了解:开发自性内在的心灵的力量,才是生命最珍贵的价值。

活动目标
以生活为中心,禅修学佛为方向,是法青会活动规划的主要目标,为了让更多青年朋友从闻、思、修体验佛法,活动内容以更多的形式展现。

例如:
◎每年寒、暑假的禅修营及禅七。
◎暑假儿童营队担任顾照小菩萨的小队辅。
◎读书会:基础佛学、经典导读,以及影片研讨—如何活用佛法。
◎山水禅:为了舒解青年同学、朋友们功课及工作压力,期能达到放松身心、放下身心。
◎梵呗课:学法器,练习梵呗
◎诵戒会:鼓励青年朋友来受菩萨戒,由同学独立主办诵戒会、执掌法器,礼请法师说戒。
◎回馈日:布施内财,于体系内担任义工,感恩、回馈、供养,以解行并重增长戒、定、慧。

法青会以活泼、开放、积极的做法,让佛法实用于日常生活中,使佛法的教化工作随时与社会脉动保持密切的互动。

我们的愿景
以落实法鼓山的精神「奉献我们自己,成就社会大众」为愿景。
欢迎各大专院校的青年及社会工作的大专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己立立人,己达达人,透过服务与实践,开启生命的珍贵价值。

Readingg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恩组员菩萨的整理与修正~

读<<不再空虚的人生>>

什么是空虚?
知道空虚的存在需要一个过渡期. 空虚是不安定的状态, 无时无刻不在攀缘外界衣食住行的享受, 以填补内心的不安. 空虚的人常不知道自己空虚,而去向外追求物质上带来对感官的刺激, 就像在漩涡里,难以自拔. 当警觉到追逐满足欲望对身心健康产生威胁, 才知道空虚的存在而自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追求 满足 空虚 追求 形成恶性循环

是什么导致空虚的人生?
现代生活注重物质, 笑贫不笑娼, 喜欢在物质层面上做比较。时代的转变, 尤其是二战后, 婴儿潮的打拼使物质生活逐渐丰富, 然而却在心灵和人文上退了步。无法通过智慧思考的人常感到空虚, 向外攀缘以填补空虚, 却没往内观, 发掘原本具足的安定和自性。另一个导因是心不安定。心不踏实, 心的浮动表示烦恼现. 烦恼现是把不是真正存在的, 把它当成是存在的, 做事本末倒置, 迷失于真和假之间. 心的安定是当自己无所求时。


无所求是否是什么都不求?
无所求的意识并不是代表内心没有欲望而不产生所求.那就变成枯木石头了。 它指的是不管在何时何地什么情况下都能以平常心,随缘,顺缘走, 力增上游. 自己的烦恼少智慧便增长, 不再过空虚的人生。 对人对事可以秉持 “有很好, 没有也很棒”的理念, 尽量做到少欲知足。


学佛前后有何不同?
学佛前– 往外求, 不断上课程, 跟潮流学习新事物, 消除寂寞感。
学佛后– 较安定, 不再随波逐流。


禅修人有什么体会? –
比较具自制力, 祥和感,找着定点, 着力点, 方向感, 从而建立信心。


如何让人生不再空虚?
可以从家庭, 学校, 和社会教育去转变观念。教育方针当从全方面着手(学习关怀别人、协助不幸的人等), 而不是只侧重经济物质的发展与享受。惟有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成长、自我肯定与消融的内心净化过程,人生的意义因此获得丰裕自在。

Readingg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组员分享~

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
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
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量时间。一栋每天路过的熟悉的房子,从围墙的斑驳剥落到门柱的腐蚀倾倒,然后看着它的屋顶一吋吋扩大垮陷,有一天野树爬藤从屋中昂然窜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时间?
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在海平线上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在台北的阳明山上,我看夕阳下沉时碰到观音山脊的那一刹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
你是否也用过别的量法?孩子小时,我在他们卧房的门沿挂上一个一米半高的木板量尺。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让他们站在门沿背对着尺,把他们的高度用小刀刻下。于是刻度一节一节高升,时间也就一节一节在走。

摘自「龙应台的文章」

Readingg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